同任何事物间的关系都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样,校园文化与校园文明也是在对立统一中体现二者真实关系的。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改造校园环境、协调校园内人际关系、把握自身存在意义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校园样式、校园风格和校园行为。作为社会的一个亚文化系统,校园文化一般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行为文化这四个文化层面组成。其中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学校的建筑、绿化、山水、教育器材、网络等诸多器物设施与条件,它是校园文化的基础;校园制度文化指的是学校用以明确和规范广大师生行为的各种政策、守则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纽带;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形成并自觉认同的群体心理和意识,包括师生舆论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在从业、为学、休闲时的具体行为展示,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而“校园文明”则是指校园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满足师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促进学校良性运行的程度,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一个学校只有收获了校园文明,它才能在自己特有的器物精致、制度高效、精神健康、行为优雅的文化展现中显示它的活力、优势和进步。
校园文化和校园文明作为师生所创造出来的两种校园存在,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存在着如下区别。
第一,二者的产生条件不同。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校园内处理其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关系的产物,是师生对校园地理环境、校园人际关系和自身的人造结果。而校园文明则是学校师生在长期处理其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矛盾的过程中,将众多人造结果加以合规律合目的的改造后实现将“人造”结果转化为“造人”结果的产物。如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多姿多态的亭台楼阁、千雕百塑的名人画像等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师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烙上其思想或活动印迹后的人造之物;但环境雅致、言行美好、校风淳正等校园文明的出现却不一定源于所有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广泛渗透和深刻影响,而是源于那些经由师生理性筛选和改造并可用来武装和升华师生的优秀校园文化在“造人”,即“造就人”和“发展人”方面的功能发挥。唯有具备“造就人”和“发展人”这一“造人”功用的校园文化才称得上是穷理至善、照临学校的校园文明。
第二,二者的存在依据不同。校园文化由于是特定学校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域、为了特定的追求而创造出来的一切,所以在不同的学校,校园文化总是各具内容、风格和样式,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存在是以不同学校、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目的为依据的多元特征。如农业大学的田地棋布、关注增收增产的校园文化就有别于师范大学的名师丰碑树立、成师为范技巧讲究的校园文化,也不同于理工大学的科技迹象随处可见、崇尚发现和发明的校园文化。尽管如此,校园文明的存在依据却是一元的,即不论是具有何种内容、样式和风格的校园文化,它们要想发展为校园文明,都只能以能够满足校园师生获取真善美的需要、促进学校的发展为共同的依据。
第三,二者的变化形态不同。校园文化的变化是一个活跃的连续渐进过程,而校园文明的变化则是一个相对平稳的跳跃式过程。这是因为,受传统与现代、校内与校外的众多因素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总是在各种古今内外的文化交流与渗透中变得异常活跃,但出于保持学校特色、维护学校稳定的需要,校园文化一般又往往在顾及学校传统、立足学校自身条件和师生需求层次的基础上连续渐进地展现它的千变万化。校园文明的变化却刚好相反。由于校园文明已经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对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起着支持和促进作用,因而校园文明一旦形成它就不会轻易被师生和学校加以损害与践踏,保持其相对平稳的变化态势,但当学校的发展思想、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发展基础出现转型和调整,抑或校园文化出现大的增进,那么原有的校园文明势必会随着学校的转型和调整或校园文化的积极变革而发生跳跃式的变化,以适应师生及学校新的发展需要。
第四,二者的价值属性不同。在当今学校,尤其是在高等院校,校园师生个性的极大差异性及校园文化生成环境的开放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在内容方面往往是真与假共存、善与恶同在、美与丑并蓄,展现出它在价值上既可彰显智慧、先进、发展、合作、团结等文化精华,又能暴露愚昧、落后、打击、拆台、分裂等文化糟粕的二重属性。而校园文明由于是师生对教育、学习及闲暇生活的恰当把握,其同假恶丑相远离,与真善美相伴生,故它在校园中的千状百态只会是文化精华的自由流淌而没有文化糟粕的丝毫泛滥,显示校园文明在价值上惟独容纳校园精华的单一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