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星·思维> 行业动态> 校园文化建设是继承、借鉴、创新的有机整合

星·思维

校园文化建设是继承、借鉴、创新的有机整合

发布时间: 2019-04-26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英文化,其内容体系汇集了人类社会所积累的一切文明成果。可以说,学校文化就是人类文化史的缩影。同时,它又在不断地发展,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吸收为己所用;依靠文化主体不断地创生新的文化,使本体不断发展壮大。所以,学校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继承历史文化,借鉴外来文化,创生新的文化,并使之有机整合的发展史。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取精华去糟粕,继承历史文化遗产
    人类积累的生产经验、知识、技能都是不可遗传的,而只能通过教育的传递才能延续下去。因此,传递人类积累的认识和实践成果、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审美情趣、人格伦理等就成了学校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人类积累的经验、技能、知识财富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浩如烟海,学校文化不可能全部照搬过来进行传递,何况其中有些内容已不适应今天形势的要求,有些内容甚至是阻碍今天社会发展的。所以,对历史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集粹弃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学校文化传承的必须是从人类文化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是能为人们今天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发挥作用的文化,它们能适用于广大的空间、较长的时段和众多的对象,是学习者今后生存发展和从事任何职业都用得着的文化,必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迁移性的特点。对那些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文化,特别是对今天人们的生存发展、对社会发展起阻滞、消极作用的文化,必须坚决扬弃和淘汰。

    2.借鉴和改造外来文化,发展学校本体文化
    不同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引进、相互吸收、融合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这是文化本体运动的一条基本规律。古代社会中;在信息交流、交通运输条件都很落后的情况下,各个民族的文化也都进行了大量的交流和借鉴。比如,“丝绸之路”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形式。今天,通讯和交通条件都现代化了,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所以,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借助现代化条件,加大借鉴外来文化的力度,为发展新时代面向世界的文化体系奠定基础。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