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你还能不能赢得学生的掌声?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摆在我们的校长面前,我们有多少校长能够自信地回答“能”?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尴尬现实。其实,我们的学校能不能赢得后续的掌声也很简单,它取决于我们的学校有没有“文化”,有没有“灵魂”。因为只有“文化”和“灵魂”才能穿越历史,不仅引导当下,还能通向未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我们心中都是如雷贯耳的学校,但他们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我们想起北京大学,自然就想起了它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想起清华大学则想起了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大、清华之名的实质在于文化,因为文化是一个学校不朽的灵魂所在。正是在这一“灵魂”下,成人、成事。
什么是文化?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忧戚与共的社群。
文化其实就是一个群体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如果没有了这“共同的东西”,群体还能叫群体吗?一盘散沙而已,乌合之众而已。
一位特级教师说:“一名愚笨的教师,越是辛勤工作,他的破坏作用越大。不聪明本是他个人的不幸,而他通过辛勤工作把一批原本可以变得聪明的孩子教得和他一样愚笨时,教育的不幸就出现了。” 没有文化,我们的学校正像失去了光辉的围城,让一批批的教师变得“愚笨”,呕心沥血的辛勤,却换不来十年后的掌声。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首先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 一个没有精神的学校,谈何让学生精神成长?!很少有学校会承认自己没有文化。他们会说“看!这是我们花了20万做的雕塑,那是我们花了上百万做的文化走廊……”
这些靠“硬件”装修装饰起来的文化,就像土豪摆阔的物件,更衬托出了没有文化的可怜。但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我们的周围这类的学校正飞速增加。除了这种土豪型的“文化学校”,我们还有大量沙漠型的“文化学校”,它们在校园里零星点缀着“团结、求实”之类的标语,也常常能拿出校园文化手册告诉你校训是“做未来的合格公民”、校风是“勤奋、求实”……这些词语就像沙漠里风干了的枯树枯枝,标本一样压抑地杵在那里,愈发显出了沙漠的荒凉。
建立学校实实在在的文化,形成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并采取措施保证它变成学校变革的不竭动力,需要在找到整体优化特色之路、写好学校使命和愿景、通过制度让价值观变“硬”、大规划“小目标”几个方面去定好船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