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室作为幼儿园活动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分担老师教学任务的职能,美术室不仅要能提供幼儿绘画活动的功能,更要有激发孩子审美欲望,创作灵感的作用。
美术室不仅应该配备相应的美术器材,更要有美观大气的环境布局,以显示美术室的独特功能。美术室不仅包含了材料室,工具储藏室,还要有作品可以展示的区域。
美术室的创设
1.自由、轻松、和谐
美术室应该创造出自由、轻松、和谐的气氛,培养幼儿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通过环境的认知进一步可以加深幼儿对美术教室的喜爱,对美术活动的参与性。
2.增加孩子动手的乐趣与欲望
美术室的环境要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空间,可以进行深入的课程发掘,整体给人以美的享受,要能更好的营造美术创造的氛围,为他们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因此在布局上保证足够的室内空间,有较好的采光效果,在墙体上采用活泼灵巧的视觉风格设计,颜色的选择要符合活动课程的内容及观赏性,简洁明快。
3.增加美术室的互动性与观赏性
室内墙壁上可以悬挂孩子作品,灯光设置上把握美术室整体光感,使灯光跟自然光完美配合,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绘画及学习氛围。
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对于喜好新鲜事物的幼儿来说,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起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游戏情境法
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的情境来感染和调动幼儿。如情境表演、看录像、讲故事、变魔术、玩沙、糊纸盒、拼石头等活动都是幼儿喜欢的游戏,这些游戏里又包含着丰富的美术知识,而创设宽松、有趣的游戏环境,更易于幼儿把自己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观察引导法
美术活动是视觉艺术活动,离不开观察。引导幼儿观察时,首先是启发幼儿对生活及事物的热爱。如引导幼儿观察、回忆从家到幼儿园的路上,你印象最深的高楼、房屋是什么样的?路上遇到哪些人?进行交流之后再画。从而启发幼儿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把自己的感受和联想表现出来,使他们的画面生动而充满儿童情趣。
作品赏析法
引导幼儿多欣赏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和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产生感受,理解和发现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含义,使他们在获得艺术“营养”的同时,激发他们大胆地表现与创新。
过程指导法
幼儿作画时,教师既不能无目的的巡视,也不能过多的询问干扰了幼儿的原有思路。老师要做到因人而导、因需而导。如对自信心不足,不敢下笔的孩子,可以采取手把手或在纸上示意,帮他迈出“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在小朋友不知道如何继续丰富画面时,老师理解并引导其丰富画面,帮他添上关键的几笔,起到扩展、丰富其画面的好方法。
美术室在环境设计上需要考虑整体的美观与校园风格的统一协调,能够使幼儿的审美得到提升为基本宗旨。同时美术活动也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两者合二为一,这样的美术室不就是激发孩子创作的天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