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星·思维> 行业动态> 学校品牌策划之“校园品牌建设”

星·思维

学校品牌策划之“校园品牌建设”

发布时间: 2019-07-05

一、教育“品牌”建设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走入21世纪,洞察世界——就在我们周围,我们被品牌包围着。特别是洋品牌——麦当劳”“肯德基为首的洋食品进入了我们中国孩子的口味天地。至于汽车、衣服等几乎充实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似乎感到,不出过门,却也来到了异国他乡。然而,感到是一回事,而实在的生活是另一回事,扪心自问:如果你口袋有了足够的钱,在这些洋洋洒洒的品牌前,你会无动于衷? 不会!理由很简单,它是品牌!尽管它不一定物有所值。 如此,我们可以下结论:洋品牌进入中国,除了它的经济意义,还具有它的政治意义。在我们的市场开放后,我们是拱手让步,还是和品牌并驾齐驱,乃至凌驾于洋品牌之上?要知道,是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啊!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是义务制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还属于计划经济产物,国家给学校划定了施教区域——让你躺着都有事干。然而,当市场经济的模式日见完善之时,当人们的物质追求达到比较可以的时候,就会自然追求精神境界。学校教育经济就无可抗拒地被推到市场经济的旋涡中去——君不见,学校之间的招生大战,和家长群里的择校大潮?这就昭示着:学校的计划经济将被打破。校长将面对着汹涌而来的教育市场经济的洪流。唯一的办法是:高唱国际歌,用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社会经济学认为:在经济运作中,合而不同,同而不合。意思是,如果你要存在于经济发展里,那就必须和别人不同;如果大家都相同,势必互相残杀,同归于尽。这点,我们已经从许多国营企业身上看到了事实。于是,建设校园文化品牌的意义就凸现出来。以品牌来昭示:我和别人是不同的。如果你确实具有了不同凡响的东西,那么你就发展了。无数人都把目光投向你的时候,无数的人都在为你的学校品牌策划喝彩的时候,无数的人才集合在你的品牌下为你的品牌增光添彩的时候,你是想停也停不下脚步。 这就是我考虑用品牌建设来发展学校的出发点。

2.6.jpg


二、建设教育品牌的契机就在我们眼前,谁首先抓住,谁就先发展 

 契机的构成:     

1、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对什么学校都是新的起点。关键是你在等待观望,还是在怨天怨地?新《课标》是难,还多了些不确定因素;教材是活,还多了学生的主体因素。很多教育人都认为,这新《课标》太理想化,不好执行;教材太活,但是逃避不了考试关。这些话都没错。但是,如果我们细读新《课标》,那里面的客观标准,是很量化的,这些标准是非达到不可的。这总好执行吧。关键是,我们怎么达到这些标准?还有怎么把新《课标》里的三个纬度,这些不确定因素在我们的课堂里确定体现,来执行下去?这些值得研究。而研究的指向是让教师们能否教得起来,让孩子们能否学得下去。研究的空间很大,做得好,品牌或许就在其中。这就是契机的构成因素之一。难,就是契机。    

 2、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的思想写进党章。其中之一:要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我们教育界的先进生产力就在广大的教师。如果他们先进了,生产力就上去了。就能代表起先进文化”“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然而,多少年来,人们没有这个观点,教师可以一辈子重复昨天。为了执行新课程标准,把教师队伍的建设纳入到品牌旗号下来,有集中性,有战斗力,有号召力。这里的空间也很大。此为契机的构成因素之二。做新,是契机 。

三、建设教育品牌的战略勾画有两点:一是要有课程规模;二是有经济效应

1、 以某个课程建设为突破口,2、 深入下去,3、 全面推进。4、 是基层人喊的,5、 空话解决不6、 了形式问题。我们要在实践层面上有所作为。在我们面临的现实中,7、 可以牵住的牛鼻子是课程。课程可以带动教师的教育观,8、 教学观,9、 课程观,10、 评价观的进步。四观的研究建立就能构筑品牌的强大基础。要努力将社会效应转化为经济效应,教育需要强大的经济作为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例,先进的教育应该是发达的教育。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做到内外结合,练好内功,把《新课标》的贯彻执行亮化起来,序化起来,成为可操作有成效的教育规程;对外,要加强宣传,让社会走近我们清扬,走入我们的教育圈,要形成我们的教育市场,甚至建成我们的教育集团军。那时候,我们就可以以经济运行的手段使校园文化品牌产生经济效应。我们就可以有钱发展我们的教育了。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