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星·思维> 行业动态> 幼儿园景观设计要注意什么?

星·思维

幼儿园景观设计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 2018-03-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儿童的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幼儿园作为儿童健康成长和启蒙学习的地方,其中的教育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景观设计规划应该适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培养儿童的美好情操,陶冶儿童的心灵。

  1. 幼儿园适龄儿童分析

 

  幼儿园的使用对象是3—6周岁的儿童。

 

  体力特征:3岁幼儿的体力大大增强,能够直立行走,操作物体,有能力进行一些初步的游戏活动。

 

  心理特征: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生活实践的愿望,模仿成人的实践活动。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象性和不随意性。但是,还不能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心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个性。

 

  行为特征:开始形成社会意识并成群结伴的玩耍,从而建立人际关系,培养社交能力。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20176414122841.jpg

  2. 幼儿园活动场地设计原则

 

  形式

 

  3—6岁的儿童容易把把所观察到的物体和时间简化成单一、简明的符号,在此基础上会产生对环境事物的认识。因此,幼儿园景观环境设计的形式,可选择要让儿童看到他所熟悉的形象和符号。可供采用的符号有:积木、童话世界和可爱的动物等等。

 

  色彩

 

  幼儿园景观设计宜使用明度、纯度都比较高的颜色,吸引儿童注意力。主色调以暖色为主,暖色能够调动儿童活动的积极性,而局部使用冷色调进行穿插减少审美疲劳。

 

  儿童对红、紫红等暧色系的色彩偏好度最高,更喜欢彩度较高的原色。而且儿童对色彩的喜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暖色向逐渐冷色转变。

 

  儿童活动空间

 

  儿童的视觉能力和感知心理与成人有着较大的差别,应根据他们的身高和视野设计符合他们行为习惯的小尺度空间。在在幼儿园场地中,0.6m、0.8m、1m、1.8m 会形成从开敞到围合的不同空间感受。

 

  大门

 

  幼儿园设计中,大门是幼儿园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它起到幼儿园形象最直接的展示作用。成功的大门设计是幼儿园景观设计的关键之一。通过鲜艳的色彩和形态抽象处理的大门造型设计界定儿童使用空间的属性。

 

  院墙

 

  院墙界定了幼儿园的边界,将园内与园外进行了分隔,起到对内部环境进行保护和对外部干扰进行阻隔的作用。考虑到安全情况,其高度可设置为2.1米左右。

 

  根据幼儿园外部环境情况,围墙可设计为通透式、封闭式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形式。如果幼儿园处于拥挤的居住区中,或位于城市交通要道旁,宜采用封闭式或局部通透的处理方式,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如位于公园或其他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宜采用通透的围墙,使儿童可以看到外部的世界,开阔视野,发现乐趣。

 

  大门的附属空地是院内外的过度空间,是家长、儿童和老师共同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大门外侧要留有一定的面积形成入口广场以满足家长接送、等候以及幼儿园人流疏散等功能。

 

  入口广场尽量设置座椅、避雨遮阳等设施,创造良好的等候、休息及人流集散的环境。

 

  同时入口广场也是幼儿园内部信息有效传达的一个平台,可设置板报栏,张贴通知,使家长能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动态和近期的活动情况。

 

  门口应设置足够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避免家长接送孩子时形成交通堵塞问题及其形成的安全隐患。

 

  幼儿园围墙

 

  围墙的形式要与建筑形式相协调。可在墙壁上粉刷几何色块、小幅装饰画,或在铁艺围墙上设置动植物剪影等,使围墙形态生动活泼。

2017641405829.jpg

  路径

 

  路径具有联系交通,组织空间的功能,它是各个功能部分的纽带,形成整个幼儿园户外环境的骨架和网络。一般情况幼儿园整体硬质活动场地较多,道路设计往往和硬质空间相结合,将交通功能置于广场之中。幼儿园道路可分为以下三种交通:

 

  (1)主要交通道路。

 

  经常和消防通道相结合,强调交通的便捷和通达性,路宽和转弯半径要符合消防通道的要求,设计上可与广场相结合。

 

  (2)后场通道,即厨房进出的专用路线。

 

  它是运送食材和运出泔水的机动车道路,对孩子的安全存在隐患。尽量不要和入园路线相重合,要和活动区域进行分开,单独设置。也可运用绿化或围墙进行分隔。

 

  (3)游园小路。

 

  为增加趣味性、连接交通步行小路。设计尽量避免呆板,宜采用曲线形式和特色铺装,增加儿童的好奇心和游玩乐趣。

 

  在幼儿园设计的景观环境设计中,不管是户外的建筑设施设备,还是室内的设计、墙饰、景点的色彩等色彩都要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其造型要有童趣特征。

 

  童趣是幼儿园的核心灵魂,不重视它,就无法吸引幼儿去关注幼儿园的一切,教育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就会阻碍幼儿的身心发展。

 201764135712716.jpg

  设计师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生理和审美特征,要尊重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特有的欣赏需求,将童趣氛围更好的体现出来,贴近幼儿的生活,获得幼儿的认可及肯定,让幼儿有归属感。

  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应以服务儿童为宗旨,各类活动空间的设计和游戏设施的布置要符合儿童群体的心理特点、身体特征、活动尺度,特别注意儿童在活动场地中走动、奔跑、攀登及爬行时的目光视线和身体尺度。

  考虑儿童活动多样性的需求,设计应融参与性、多样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儿童创造轻松、自然、功能齐全的室外活动场所,并赋予一定的美育内涵,使环境具有寓教于乐的潜在作用,让孩子们在游乐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在幼儿园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幼儿对于自我认知和学习的知趣开发,满足幼儿自由活动空间的最大化,孩子在幼儿时期一般思维都比较开放,有着充沛的想象力,极大的审美冲动,这些都是幼儿景观设计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除了注重童趣行,上海博同还不断调动他们的审美性,以及求知欲。

  而由于现代孩子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在幼儿环境体现中不仅要有简单的趣味性,更要有较强的互动性及体验性,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丰富的玩耍乐趣,能从设计环境中双向得到情感补偿是十分得当的。

6363503131227988965647089.jpg

  在幼儿园环境设计上不仅要体现出丰富性,新颖性,更重要是互动体验性,简单却不单调,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儿童与空间环境对话的能力,加强孩子不断学习的动力,使动手协调能力得到锻炼,更为幼儿长远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更多可以开发的潜力方面。

  对于环境设计中千篇一律的设计最为忌讳,但过于复杂的设计对于幼儿的参与度其实并不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既有简易的审美性,又有丰富的互动性,体现了设计方案的差异性,这样依据孩子的不同心理结构可以进行不同方面的处理, 幼儿园中生活着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国家的孩子,他们对于环境有着自身的不同认识。

  因此针对不同的幼儿心理需求,应该制定出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不仅满足大部分孩子的兴趣点,更能满足那些性格不太一样的孩子,才是充分考虑到差异性的关键。

 6363925381884288621965028.jpg

  在设计进行中充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优秀,地域文化,将设计理念很好的与当地的幼儿环境相结合。充分发掘校园文化本身所存在的潜质,使空间利用得到合理的最大化。

 

  每个儿童对于自身的发现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老师的引导才能合理的开发出幼儿身上的潜在品质,如果孩子能在具有创造性的环境中得到这种发掘的提升,可以说是事倍功倍的尝试。幼儿园景观设计师在利用这些空间上要充分体现空间的可塑造性及后期开发性。

 

  每个空间都应该保有进一步规划的可能性,老师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不仅要切身的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并要学会利用院所空间环境的可创造性,丰富课程设计与教育理念的改革。

 

  在利用整合已有空间的程度上,开拓空间的使用率,将一些日常中不常用的资源加以整合改良,真正使孩子在环境中感受到自己也是设计者的理念,这种参与感的加入极大的丰富了原有环境理念的不足,更好的激发孩子对待生活的无穷乐趣与美好生活的积极探索。

201764135648623.jpg

  最后要说的是作为幼儿景观环境设计者,安全性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幼儿在发展中对于自我保护意识均很薄弱,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这样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可能有意无意伤到自己,在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如果不加以合理设计,在幼儿大面积活动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危险事故。


  因此 幼儿园场地设计的环保性、安全性都是绝对不容忽视一个重要方面,幼儿的骨骼发育及身体各项状况并不许可他们有过大运动量,而幼儿又是处在好奇心、多动行为中,不可避免的产生活动接触,所以在细节处体现出安全设计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北极星.jpg